孟洁民,原名孟庆春,1912年4月17日出生于磐石县细林村一户农民家中。1930年考入磐石县立中学,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11月,投笔从戎,参加磐石中心县委领导的革命武装。曾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二军南满游击队总队长。
孟洁民自幼聪明,喜爱读书。喜欢听岳飞、文天祥等民族英雄的故事,爱读有关太平天国的书籍。在小学读书时就关心国家大事,探寻着强国富民的出路。山村闭塞,信息不灵,孟洁民十分苦闷,趁放暑假的机会,他与同学阎友祥、修丰林相约到省城吉林。在吉林,他们听说孙中山先生逝世并留下遗嘱:“革命尚末成功,同志仍须努力。”为了表示继承中山先生遗志,拥护三民主义,他们分别把名字改为孟洁民、阎逸民、修哲民,校友们称他们是“三民主义”。
生平事迹
1930年,孟洁民考入县城中学读书。他学习刻苦,品学兼优,被推选为学生自治会主席。为了节省费用,孟洁民联合初向辰、王兆兰、刘克文等乡下来的同学在附近租了一间房子住。课余时间他们在这个“家”里阅读鲁迅、郭沫若、沈雁冰等名人著作和进步书刊,互相讨论,探讨真理。
1930年8月,中共磐石县执行委员会成立后,注重在中学进步学生中发现、培养积极分子。孟洁民在党组织的教育下,进步很快,秋后,即被吸收为中共党员。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孟洁民按照党的指示,联络初向辰、王兆兰等10余名同学成立“学生反日救国会”,在校内外进行抗日救国宣传活动,磐石中学师生的爱国热情高涨起来。为了扩大抗日宣传,孟洁民等进步青年带领同学到辉南县朝阳镇中学进行串连,发动该地学生群众参加抗日。反动当局十分害怕学生的举动,出动伪军警将他们逮捕,孟洁民义正词严地同反动当局进行了说理斗争,终获释放。返校后,他继续领导学生运动。
昔日宁静的校园,已安放不下一张平稳的书桌。日本侵略军正准备向磐石进攻,孟洁民出于极大的民族义愤,放下心爱的书本,动员王兆兰、初向辰、刘志文、江柏生、侯维春等5名志同道合的同学,投笔从戎,到磐北参加党领导的革命武装,从此,孟洁民便和战友李红光同志并肩战斗,成为磐石地区人民抗日斗争的著名领导者之一。
1932年3月,日本侵略军占据磐石。中共磐石中心县委在磐北组织农民暴动,以对抗日本侵略者。孟洁民与李红光等人站在“三·七”、“四·三”、“五·一”、“五·七”暴动队伍的前列,游行示威,呼喊口号,宣传抗日,破坏铁路运输。当荷枪实弹的伪军前来镇压时,孟洁民镇定自若,挺身而出,向伪军慷慨陈词,以民族大义,陈述抗日救国的道理。伪军终被说服,撤兵回营。抗日群众一致称赞孟洁民机智勇敢、无畏牺牲的革命精神。
孟洁民是善于做统战工作的能手,根据中心县委的部署,他接受了到伊通营城子伪军中进行策反的任务。他只身到兵营中,以亲属、朋友的关系,找工农出身的士兵谈心,做思想工作。经过一个多月的细致工作和周密安排,1932年5月16日,伪军第五旅第十三团二营七连的士兵发动兵变,其中部分士兵表示接受我党的领导,立即参加抗日武装。
县委把部分农民骨干、哗变过来的士兵以及从各地紧急抽调的党团员组织和武装起来。6月4日,正式宣布成立我党直接领导的南满第一支抗日武装------南满工农反日游击队(又名磐石工农反日义勇军,磐石反日游击队),分成三个小队,孟洁民任第二小队队长。队伍很快发展到50多人,有长短枪50多支,后又分为四个大队,孟洁民任总队长。
为了增强游击队的战斗能力,孟洁民努力学习军事,训练队伍。他借来一本《孙子兵法》,如获至宝,潜心研究。他请哗变的士兵教大家射击方法、摆队形,解决军事技术训练问题。不久,他按照《孙子兵法》中“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原则,在郭家店附近偷袭了伪军的骑兵队,结果俘虏了一个班,初战获胜。
1932年7月,孟洁民和李红光率领一部分工农反日义勇军,在黑石镇东北山路上设伏,毙伤日伪讨伐军60多人。9月,又在磐(石)辉(南)交界的大场院,将伪军营长王大头部队缴械,缴枪70余支。10月,攻打李大房子地主武装,缴枪150余支。
1932年11月,杨靖宇带着满洲省委的指示,来到磐石,将磐石工农反日义勇军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二军南满游击队,任命孟洁民为总队长兼第一大队大队长,初向辰任政治委员,李红光任参谋长。整编后的游击队,重新回到磐石红石砬子根据地,受到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他率领第一大队,在郭家店攻下地主、土匪头子于宽的土围子,活捉于宽,缴枪20余支,然后召开群众大会,处决于宽,民心大快。
1933年1月,伊通特支来信说:磐石县六区长胳膊屯大地主张志仁养着一支武装,有长短枪12支,横行乡里,为害民众,严重威胁伊通县党的地方工作,孟洁民决定亲自率领游击队去缴械。老奸巨滑的地主分子见游击队并没有包围他的大院,便满脸奸笑地把孟洁民总队长迎进家中,表示愿意谈判,奉送枪支。但他心怀鬼胎,不谈正题,乘孟洁民不备,暗中向他的背后射出罪恶的子弹,孟洁民当即中弹牺牲。
年轻的爱国志士、英勇果敢的指挥员孟洁民同志,为了抗日民族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年仅20岁的宝贵生命,人民群众无不为之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