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展览信息 - 内容 打印】 字体大小:  
【吉林省百佳红色故事】扶轮小学的钟声
发布日期:2025/5/7 发布人:管理员

扶轮小学的钟声

 

在四平市铁西区北仁兴街298号,有一所历史悠久的学校,叫做四平市铁西区铁路小学校,其前身是建于1919年的扶轮小学。扶轮,顾名思义,就是扶助火车车轮之意,也就是从小学开始就要为国有铁路培养和造就人才。

让我们把时间的指针拨回到上个世纪的二三十年代,那时候的中国社会动荡,民不聊生,袁世凯签订了丧权辱国的21条后,日本侵略者就开始了对中国东北的蚕食鲸吞。面对强邻欺人,扶轮小学的师生员工们极为愤慨,1930年秋,他们自发捐资铸造了一口大铁钟,以“敲钟问耻”的形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钟身上铸“耻钟”二字,钟口如脸盆,高二三尺,并专为“耻钟”制作一个木吊架, 竖于操场讲台旁。钟槌顶端有木头疙瘩,上面裹着红布。全校师生 每天都会敲钟问耻,以明心志。

“敲钟问耻”就是每敲三下钟问一句耻。敲钟者连敲连问,师生齐声回答,气氛激昂悲壮。如:

执槌敲钟的学生问: 21条是不是我们的耻辱?”

师生齐答:“是!”

“南满铁路不得收回是不是我们中国的耻辱?”

“是!”

沉重的钟声掠过四平的上空,响彻松辽大地,唤醒了四平人民的爱国激情,激起了中国同胞反抗日本侵略者的斗志。耻,共有十余条内容,都是中国当时的国耻。每次问哪三句,由敲钟的学生自己决定。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活动被迫停止,“耻钟”下落不明。1995年,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之际,在四平市委宣传部的倡导下,四平市中小学生共同捐资,重铸“耻钟”,重修“耻钟”亭。

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号角已经吹响,穿越历史时空的“耻钟”,将继续激励四平儿女,勿忘历史、自信自强,继续在这片黑土地上砥砺奋进,逐梦复兴。

 

文章摘自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出版的《吉林省百佳红色故事》

 


阅读上一篇: 【红色故事】|为抗...

阅读下一篇: 【吉林省百佳红色故...

磐石市博物馆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电话:0432-65222052  投稿邮箱:panshibowuguan@163.com 邮编:132300
 地址:磐石市经济开发区西阜康大路吉高物流东侧磐石市博物馆(磐石市抗日斗争纪念馆)

网站备案号:吉ICP备15003108号-1   技术支持:天福迈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