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博物馆大事记 - 内容 打印】 字体大小:  
磐石市抗日纪念地记事
发布日期:2015/11/3 发布人:磐石市博物馆


    抗日斗争时期,我市是斗争最激烈、形式最严峻的地区,所存遗迹甚少,现仅可从知情人、老党员中略知一二。经整理,现发表如下遗迹遗址,今后在整理和搜集资料中将继续补充完善。

    1、中共磐石县临时执行委员会纪念地

      中共磐石县临时执行委员会,于1930年6月在磐东区郭家店成立。临委机关驻地设在郭家店屯。

    2、中共磐石县第一次代表大会纪念地

      1930年8月,中共满洲省委在磐石县烟筒山街精米所(大米加工厂)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磐石县第一次代表大会。

    3、中共磐石县执行委员会纪念地

      中国共产党磐石县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后,中共磐石县执行委员会成立,县委机关驻地设在小城子南5公里杨树泊子,即今七间房200米公路东处(红光村境内)。

    4、中共磐石县中心县委员会纪念地

      1931年8月,中共磐石县执行委员会改组为中共磐石中心县委员会,负责南满地区党的领导工作。行使南满特委的职权,直属中共满洲省委领导。机关驻地设在磐石县小城子(今明城镇)西玻璃河套。

    5、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纪念地   

      红石砬子山距磐石市区西北约20公里,在明城镇、朝阳山镇、原三棚镇交界处,主峰海拔878.7米,方圆6平方公里。发源于红石砬子山北麓的玻璃河向东北方向流去,其上游便是两面是山,中间开阔,近20公里的西玻璃河套。1932年11月至1933年11月,这一带曾是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创建的第一个抗日根据地。

    1930年8月,中共磐石县委成立时,驻地便设在玻璃河套杨树泊子(今明城镇七间房);1931年8月,中共磐石中心县委成立时,驻地移至西玻璃河套小北山(今明城永红屯)。当时的玻璃河套除党和共青团的组织外,还成立了农民协会、妇女协会等革命群众组织,1931年3月建有党领导的早期抗日武装——磐石赤色游击队,这里已成为当领导磐石一带人民开展革命活动和反日斗争的中心。

    1932年11月,杨靖宇将磐石工农反日义勇军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二军南满游击队,随后将南满游击队和磐石中心县委带回磐石境内,在磐东区石虎沟整顿了队伍。改组了中心县委之后,中共磐石中心县委南满游击队总部和重要后勤部门设在西玻璃河套,初步形成了抗日根据地。

    磐石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在南满成立的第一个抗日根据地,也是党在东北地区最早创建的抗日根据地之一。随着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形成了磐石西部、伊通东南部、双阳南部一带的抗日游击区。

    磐石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创建以来,在中共磐石中心县委的领导下,进行了根据地的各项建设工作。

    第一,建立和发展了中共基层组织。中共磐石中心县委机关先后设在游击根据地的西玻璃河套和红石砬子山区,中心县委下辖的磐东、磐北、磐西等区委和拐子炕特支及一些支部也大都设在游击根据地内,使磐石抗日游击根据地成为当时南满地区抗日斗争的指挥中心。磐石中心县委及所属各级组织在积极发动群众开展建设与保卫游击根据地的各项斗争中,也发展了党、团组织。1933年5月,磐石各地共有党员162名,到九月中旬,党员人数增至292名(其中部队100名,地方192名)。共青团磐石中心县委及所属磐北、磐西区委也设在游击根据地内,到1933年10月,团员人数也由1933年5月的约90名,增至125名。

    第二,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权。磐石抗日游击根据地开始建立时,是以农民协会代行政权职能,到1933年5月,改由农民委员会代行政权职能,负责处理抗日根据地的各项工作。当时在西玻璃河套一带建有1个区农民委员会和3个村农民委员会,石虎沟、驿马泊子等地也建有农民委员会,到1933年9月,已有农民委员会会员1 200人。

    第三,建立与发展了反日群众团体和群众性反日武装。如反日会、互济会、妇女会、儿童团、农民自卫队、青年义勇军等。据1933年9月统计,磐石有反日会员3660人;有农民自卫队员220人。另有青年义勇军16个小队,妇女会员400余人,儿童团员750人。这些群众团体和群众武装,在建设和保卫抗日根据地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农民自卫队和青年义勇军,成为维护抗日根据地治安和辅助抗日游击队作战的重要力量。

    第四,组织了农业和军工生产。农民委员会具体承担了组织农民生产的责任,积极发动群众为支援抗日多打粮食,以保证军需和民用。军工生产主要是开设一些小型的兵工厂、被服厂和印刷所。兵工厂除修理枪支外,还曾制造出土大炮,印刷所为抗日军民印刷小报和传单,被服厂为游击队制作军服。

第五,开展了文化、教育、卫生和宣传等方面的工作。成立了识字班、夜校,开展扫盲,学习文化知识,进行抗日教育。创办了《红军消息》、《人民小报》等报刊,进行抗日宣传。组织唱歌队,活跃军民生活。在红石砬子山上的八家沟还设有一所小型医院,为游击队员和根据地群众医治伤病。

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虽然存在的时间很短,形态也不够完备,但这里确实是中国共产党和抗日军民的天下,成为南满地区抗日斗争的指挥中心。这里是杨靖宇率领的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的摇篮。300多名优秀的磐石儿女就是在这里跟随杨靖宇将军杀向抗日战场。

红石砬子山遗址有:八家沟红军医院、被服厂、武器修理所、密营遗址。

西玻璃河套遗址有:生财沟红军办公室(中心县委驻地)、武器修理所、红军医院、炭窑、密营遗址、猪腰岭庙台独立师创建地(杨靖宇居住地)遗址。

    6、呼兰小孤山创建满洲工农反日义勇军纪念地

      1932年6月4日,在磐东区呼兰小孤山的西山坡上,中共磐石中心县委在中共满洲省委军委书记、巡视员杨林指导协助下,以磐石赤色游击队为基础,正式成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南满第一支抗日武装——满洲工农反日义勇军第一军第四纵队。这只队伍第一次打出了红地黑字、绣有镰刀斧头的军旗,指导员都佩戴着写有满洲工农反日义勇军字样的袖标,对内称“磐石工农反日义勇军”或“磐石游击队”。纵队下设3个分队,每队30余人,纵队队长由中心县委组织部部长张振国担任,中心县委委员杨君武任政委。当天在三道岗小金厂举行了庆祝大会。磐石游击队成立后以“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战术,袭击了驻郭家店附近的伪骑兵队,俘敌10余人。游击队在黑石镇北的一片岗地上,巧妙的伏击了讨伐队,击毙日军数人。之后,他们领导了磐东、磐北的分粮斗争,枪毙2个大劣绅;在伊通枪毙了3个地主豪绅,打散了3个百家长的会兵,缴获了大批土炮和“抬枪”。游击队连战连捷,士气大振,群众也受到极大鼓舞,纷纷要求参加游击队。不到两个月队伍就扩大到120余人。

    为了创建党领导的抗日武装,中共满洲省委先后派张振国(原吉林县委书记)、杨君武(北满特委兵运负责人)、杨林(省委军委书记)3人到磐石协助中心县委作了大量组织准备工作。

    首先,通过广泛发动群众开展反日斗争,为创建反日武装打下深厚的群众基础。在中心县委领导下,在1932年就发动了5次大规模反日斗争,这些斗争不仅发动了群众,同时也锻炼了群众,发现和培养了群众斗争的骨干。

    其次,举办了政治、军事干部培训班。杨林、杨君武讲授政治军事知识,并亲自进行军事训练,培养出孟洁民、初向臣、王兆兰、李红光、朴翰宗、韩浩、李松波、李明海等一批政治军事干部,为创建磐石工农反日义勇军提供了重要的干部保证。

    7、石虎沟大清观杨靖宇整军整党纪念地

      位于今官马莲花山风景区内,原地有一座庙,叫“大清观”。1932年11月,满洲省委候补委员、代理军委书记、巡视员杨靖宇,将满洲工农反日义勇军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二军南满游击队(东北游击队、磐石游击队)。孟洁民任总队长,初向臣任政委,王兆兰任副总队长。之后,杨靖宇把队伍从桦甸县常山地区的蜂蜜顶子带回磐石县石虎沟整休。

在石虎沟杨靖宇首先对队伍进行了整顿,整顿思想,统一了回磐石建立抗日根据地思想;整顿组织,清除了队伍中的不良分子;整顿纪律,强化了队伍的纪律性。

    在统一思想、纯洁队伍、加强纪律的基础上,杨靖宇主持召开了中共磐石中心县委第三次扩大会议。会议严肃批评了县委主要领导人的右倾逃跑主义和左倾关门主义的错误,指出了建立磐石抗日根据地,发展抗日武装,坚持抗日游击战的正确方向。会议改组了中心县委,免去了全光中心县委书记的职务。朴元灿当选为第二届磐石中心县委书记兼组织部长,纪儒林任宣传部长,孟洁民任军事部长,李承雨任职工部长。

    8、大泉眼王兆兰、初向臣牺牲纪念地

      1933年南满游击队总队长孟浩民牺牲后,王兆兰继任总队长。1933年1月,王兆兰率领部队从玻璃河套出发,穿越吉海铁路,夜行军70多里山路,到达大泉眼宿营。1月11日,当总队在大泉眼召开干部会议时,呼兰镇高希甲反动地主武装突然包围了部队驻地。在这紧急时刻,王兆兰和政委初向臣带领部队战士阻击敌人,掩护主力突围,他们同敌人激战约30分钟,政委初向臣不幸中弹牺牲。在战斗中王兆兰也身负重伤,通讯员见状背起他突围。为了保存部队实力,掩护主力转移,王兆兰命令通讯员放下自己,立即突围。王兆兰一人继续顽强地同敌人进行战斗,最终流血过多,壮烈牺牲,王兆兰、初向臣牺牲时皆年仅23岁。

    9、猪腰岭长寿宫庙前广场创建东北人民革命军独立师纪念地

      今明城镇永兴村猪腰岭南坡,原有一座庙,叫长寿宫。当年杨靖宇经常在庙里开会和办公。后来这座庙被日军烧毁,现当地人称那里为“庙台”。

      1933年9月18日,杨靖宇在西玻璃河套猪腰岭长寿宫庙前广场隆重举行大会,正式改编南满游击队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师(又称磐石人民革命军)。杨靖宇任师长兼政委,李红光任参谋长,宋铁岩任政治部主任,中心县委委员刘用国任党的特支书记。独立师下辖一、三两个团,还有政治部、参谋处、军需处、军医处和政治保安连。

以青年义勇军和少先队员为基础,设立了少年营,全师360人。

      在成立大会上,独立师发表了《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师成立宣言》,杨靖宇在大会上发表讲话。除玻璃河套中心会场外,中心县委还在另外10余个地点组织召开有2000多反日群众参加的庆祝大会,并开展了募捐活动。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师的建立,标志着磐石地区抗日游击战走上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队伍壮大了,战斗力更强了。

    10、呼兰河口(肖家渡口)独立师战略转移渡江南下纪念地

      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师的建立,使日伪统治者感到十分不安,遂调集日伪军,从1933年10月1日开始,以独立师根据地为中心,进行长达40天的“大讨伐”。敌人的“大讨伐”采取大兵压境,铁臂合围的战术,派遣12000多名日伪军对独立师实行“围剿”,根据地四方受敌,斗争环境十分恶劣。在这种情况下,独立师和中共磐石中心县委根据满洲省委的指示精神,决定保存实力,开辟新区,实施战略转移,渡辉发江南下,到辉南、金川、柳河和沈海铁路沿线开展游击斗争。

    1933年10月23日,主力第三团和政治保安连开始转移南下,于10月27日清晨,经过小呼兰,到达呼兰河口渡江。呼兰河口水流平缓,便于涉渡,因附近有肖家开设的大车店一处,故此地又称肖家渡口。

    时值深秋季节,江水已结薄冰。杨靖宇面对江水,对指战员高声说:“敌人的枪炮子弹我们都不怕,还能叫这江水吓住吗?”说完,他第一个踏破岸边的薄冰向江中走去。全体指战员跟随着杨靖宇,无一伤亡涉水渡过辉发江。

    11、老爷岭隧道北洞口吉海铁路伏击日军铁甲车纪念地

      1933年3月15日,杨靖宇同南满游击队第二大队韩浩一起带领70多名抗联战士,埋伏在吉海铁路老爷岭隧道洞口北侧,伏击日军护路的铁甲车。事先,在铁路工人的协助下,拔掉了隧道口旁十多个铁道钉,静候日军铁甲车的到来,上午9点多钟,随着一声巨响,敌人的铁甲车侧翻在铁道旁,趁人慌乱之际,游击队猛烈开火,当即将日军击毙7人,伤2人,最后将铁甲车烧毁。

    这次伏击战,沉重打击了日军铁甲车不可一世的嚣张气焰,在南满抗日军中产生了很大影响,增强战胜敌人的决心和信心。

    12、滚马岭抗日烈士墓

      位于今磐石驿马乡滚马岭山南坡郑家大洼。1932年6月14日中午(农历五月初十),磐石工农反日义勇军第一分队在这里午休,遭到混进队伍里的汉*纪振国的偷袭。义勇军政委兼第一分队队长杨君武受重伤,战士张春共、葛凤林、刘福臣牺牲。事件后,反日义勇军同当地农民常老头、郑宝魁,和郑的两个儿子把三位烈士遗体埋葬在牺牲地。

    13、生财沟红军修械处遗址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二军南满游击队在磐石县西玻璃河套设了一处修械处。修械处有炼铁厂和炭窑。位于今磐石明城镇富民村南沟里,发现于1958年,发现在遗址土层内存有废矿渣块和木炭块。当地知情者讲:修械处是一些外地人修建的。当时沟外的群众曾看到他们在这里做“腰别子”、修理刀枪。后来当地也也有不少人参加。其中一个叫白山的队员,还用木头做了两门大炮,每门需用两匹马拉。这两门大炮,在攻打吉昌镇时使用过。

    14、大生财沟红军医院

      位于今磐石明城镇富民村小生财沟小西山南坡。遗址南北长14米,东西宽7米。现在仍能看到遗址后墙的残痕。曾在遗址土层里挖出铁锅和水缸等物的残片。

    15、大炕山抗日密营遗址

      位于磐石三棚大安村大炕山南坡。东西长15米,南北宽8米。据当地群众介绍:1933年有四五名抗日战士在此密营内住过20多天。密营下面约20米处有一泉眼,现已干凅。

    16、大炕山山洞密营遗址

      位于今磐石三棚大安村大炕山中部小面砬子山。洞深3米,高1米。据抗日烈士家属郝老太太回忆:红军向濛江转移时路过这里,曾在此洞住过半个月左右,杨靖宇在这里住过。临走那天午间,部队在她家吃的饭。红军走后,地方工作者也曾在这里活动过。

    17、碱草沟密营遗址

      位于今磐石明城镇太平西沟屯南,距富民村4华里。密营址面南,南北宽约4米,东西长约9米。据当地老年人介绍,抗日战争头几年经常在天黑或风雨过后,有朝鲜族妇女背着孩子从密营里走出来,到居民点宣传抗日。1936年冬密营被吉昌镇的伪警察署破坏。1958年和1988年踏查,在遗址发现了铜烟袋锅、子弹壳、胶鞋底、抢锅刀、铜钱、秤砣等。

    18、红石砬子大汞洞密营遗址

      大汞洞位于今磐石明城镇红石砬子山中部,洞深约4米,高约2米。1958年吉林大学历史系学生曾到此洞踏查,挖掘出胶鞋底两块。据当年义勇军战士回忆:此处是抗日密营,有时也关押抓来的反动地主和汉*。洞口面南,依山傍水;隐蔽在丛林之中,出入必须从各山头迂回上下。这个洞可住10个人,有一位陈指导员负责。

    19、铁东医院、印刷厂遗址

      1932年至1934年红军铁东医院遗址位于官马镇葫芦头沟屯西北2公里的半山坡上。距它东侧300米处为红军印刷厂遗址。

    20、抗日志士遇难地

      位于今磐石宝山乡靠山村西靠山屯北张四大沟。1937年1月20日,日本侵略者在这里集体屠杀中共党员、共青团员、反日会员、反日妇女会员、赤卫队员36人。(党史研究室)


阅读上一篇: 《江城抗战记忆》第一集 星火

阅读下一篇: “土地革命、东北抗日战争时中国共产党在磐石地区的活动”大事记

磐石市博物馆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电话:0432-65222052  投稿邮箱:panshibowuguan@163.com 邮编:132300
 地址:磐石市经济开发区西阜康大路吉高物流东侧磐石市博物馆(磐石市抗日斗争纪念馆)

网站备案号:吉ICP备15003108号-1   技术支持:天福迈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