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吉林省围绕打造“三地三摇篮”红色标识,不断创新革命文物和红色资源保护利用模式,取得明显成效。
吉林省境内现有很多重要革命文物遗迹、抗战遗址遗迹,有效保护与利用这些珍贵资源,对于挖掘东北抗联精神的时代动能、弘扬东北抗联精神具有重要意义。《东北抗联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中特别提到实施吉林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遗址的考古调查发掘,支持吉林省博物院(东北抗日联军纪念馆)、吉林大学建设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支持抗联主题纪念馆、旧址保护机构与高等院校、科研单位联合开展抗联文物价值挖掘、保护展示、活化利用协同研究,形成一批有深度、有分量的研究成果。加强吉林马村抗日游击根据地遗址、魏拯民墓、杨靖宇抗联统战大会遗址等修缮养护。推动吉林磐石市博物馆(磐石市抗日斗争纪念馆)建设管理运营提质升级,完善吉林磐石红石砬子景区的基础设施。推进吉林蒿子湖东北抗联营地环境整治,提升抗联遗址和博物馆、纪念馆文旅服务设施。
近年来,吉林省加强革命文物普查工作,吉林省委宣传部、省委党史研究室、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文物局)分别在2019年10月和2022年底,公布了《吉林省革命旧址名录(第一批)》《吉林省东北抗日联军旧址名录(第一批)》《吉林省馆藏珍贵革命文物名录》和《吉林省革命旧址名录(第二批)》。截至目前,吉林省共登记革命旧址330处,东北抗日联军旧址165处,馆藏珍贵革命文物12家博物馆共1145件/套,进一步摸清了革命文物家底。吉林省创新革命文物研究新模式,率先开展东北抗联遗址考古调查发掘,仅红石砬子遗址就发现抗联遗迹3300余处,出土抗联文物600余件。
在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统筹指导下,各地积极发挥红色资源的特色优势,不断拓展红色旅游产品,以“红色+研学”“红色+演艺”“红色+乡村”的形式,强化红色旅游品牌培育,加快推进文旅深度融合;以全省重要红色资源为依托编制推出“吉林省红色旅游二十条精品线路”,成为红色研学旅行热门产品;在省内重点旅行社广泛投放,深受研学旅行游客群体欢迎。
今年7月,吉林省四平战役纪念馆“为新中国而战”史实陈列正式开馆,升级后的四平战役纪念馆共设6个展厅和1个半景画馆,藏有各类革命文物1400余件,新增电动沙盘、延安窑洞、天桥场景等10处展览项目。位于桦甸市的红石国家森林公园以地区文化特色和优秀自然资源为依托,开发“红色+研学”特色旅游产品,从今年初至9月初,接待研学游客逾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60余万元。据初步统计,今年上半年,吉林省红色景区、革命类博物馆纪念馆接待游客数量成倍增长,全省旅行社组织游客参与红色旅游人数占总接待量的20%以上。
同时,一系列红色故事宣讲活动在各地蓬勃兴起。今年6月以来,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组织开展“薪火赓续·声动我心”红色故事宣讲活动。由吉林省各地优秀红色讲解员组成的宣讲团走进学校、机关、企业、社区、景区进行宣讲,不断扩大红色文化教育覆盖面,并通过广播、电视和各类新媒体平台向社会宣传推介《吉林省百佳红色故事》《革命旧址百课开讲》视频,让吉林红色故事走进千家万户。
吉林省文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吉林省将紧紧围绕“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文物工作方针,切实发挥革命文物和红色资源的独特发展优势,全力推动吉林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实现吉林省旅游万亿级产业目标。
作者:费 菲 程俣薇
文章转载自《中国文化报》2023年12月23日第三版,红色文旅·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