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柳河县委:通化地区成立最早的党的县级领导机关
1927年9月,中共柳河支部成立。此时,在柳河所处的东边道一带兴起了以“杀尽贪官污吏,除暴安良”为宗旨的农民大刀会运动。中共满洲省临委对东边道大刀会农民运动非常重视,把柳河、通化一带作为开展农民运动的重点区域。1928年2月,派苏子元、李大畏到柳河,在甄绍泉家成立了东边道特委(即东南特委)。特委的主要任务是:发展党组织、分化土匪、组织农民斗争、开展宣传工作。到1928年5月,全县已有党员13人。1930年7月,中共满洲省委派出巡视工作组,前往东满、南满、北满,深入各县开展吸收党员和建立基层组织的工作。柳河县在陈德森的指导下,按照“一国一党”制原则,吸收40余名朝鲜共产主义者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朝鲜共产主义者的加入,壮大了柳河党组织,为中共柳河县委的成立奠定了基础。8月,陈德森亲自指导召开了中共柳河县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共柳河县委员会,李昌日(又名崔昌一)任县委书记,执行委员5人,候补执行委员2人。参加大会的代表共12人,党支部代表9人,共青团代表2人,知识分子代表1人。会上陈德森作了工作报告,传达了中共中央和满洲省委对目前工作的意见。
1930年9月2日,陈德森给满洲省委的巡视报告中介绍了柳河组织情况:党支部九个,特支一个(通化),党员总数四十多人。党员社会成份以贫农为主,知识分子占10%,雇农占30%。团支部八个,特支一个,团员近六十人。在发展党员工作中,强调以贫农为重点,坚持能否参加暴动、能否发动群众与土豪劣绅做斗争等为标准,为武装暴动做思想和组织上的准备。柳河县委成立后,召开了第一次执委会。会议决定检查支部的指导能力,重新分配干部的力量;选派人(大部分是知识分子)分别到无组织的主要农村中去开展工作。中共柳河县委的成立和发展,加强了党对群众斗争的领导,为“九一八”事变后,共产党开辟辉发江南抗日游击区,建立抗日游击根据地培养了骨干,奠定了基础。
文章摘自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出版的《吉林省百佳红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