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玉仙(1897-1937)
抗日英雄赵玉仙
孙世东
赵玉仙,女,1897年出生,1937年牺牲。吉林省海龙县康大营乡五块石村人。“梅花鹿”是抗日战争时期,红军南满游击队员和乡亲们送给她的雅号。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家乡被日寇的“三光”政策毁得寸草无存,一家家房子被日本侵略军烧光,一户户东西被抢光,一颗颗中国人血淋淋的头颅悬挂在城门上。为雪民族大恨,赵玉仙巾帼不让须眉,毅然加入抗日队伍行列,担任反日妇女会会员,中共海龙区委地下交通员,成为磐石游击队的骨干。她的抗日活动主要在磐石、海龙、东丰、伊通等县交界处,往来于三十一户、五块石、大炕山、三棚砬子、红石砬子、玻璃河套一带,为抗日游击队、中共磐石中心县委传书送信,递交情报。那时,多数女人裹足,而她未裹足,是个大脚女人,传递情报,身捷如鹿,加之身上穿着五颜六色补丁罗补丁的衣服,有时远途送情报,她便骑一匹青鬃花马,奔驰在田野与山岗之上,像一只飞奔的梅花鹿。于是,梅花鹿这个雅号就叫开了。赵玉仙工作能力强,每次都能圆满完成任务,并利用一切机会向群众宣传抗日救国的主张,积极组织妇女给抗日游击队员缝补和浆洗衣服、做鞋、补袜等后勤补给工作。
她家的破草房是抗日游击队伤病员的护理站,并承担了伤员的护理员任务。她冒着生命危险为抗日游击队购买武器弹药、粮食、药品。还巧妙深人敌占区做伪军的哗变工作。一次,她以康大营乡维护社会治安,配合日军,组建自安联防队需要购买枪支为名,打着伪自卫团团总李庆山(我党地下工作者)的旗号,找到了日军翻译刘仁珠,用金戒指和伪钞票将其买通。半个月后,李庆山与化装伪自卫团团丁的游击队员,在“梅花鹿”的带领下,从日本军官中村琦常手中弄到一批武器、弹药,武装了抗日游击队。
“梅花鹿”胆大、心细,除了在大街上张贴打倒日寇的标语和撒传单外,她还巧妙地将抗日传单标语张贴到伪警察署院内,甚至把标语和传单送到署长赫永昌的住处。

1936年深秋,驻磐石县日军纠集三千余人,准备围剿中共磐石中心县委和抗日游击队根据地红石砬子。中共磐石中心县委和磐石游击队转移到长白山区,与杨靖宇部会合。“梅花鹿”得知情报后,主动向中共海龙区委请示,给红军传送情报,得到了区委的批准。她藏好情报,只身一人,骑着青鬃花马,冒着秋雨,连夜出发。过敌占区时,被岗哨截住,她沉着应对,骗过敌人,趟过冰冷刺骨的玻璃河水,终于把信送到了中共磐石中心县委所在地红石砬子山上。


1936年农历10月10日,特务李福伙同日本宪兵队长玲木大佐,在走狗王祥的带领下,到海龙县五块石和磐西区一带大搜捕,抓走赵玉仙、李庆山、颜景春、穆老五、王喜生夫妇、李汉章夫妇等二十余人,全部关押到日本驻磐石县宪兵队大牢内。在狱中,赵玉仙受尽了各种酷刑,但她宁死不屈。1937年1月20日(农历腊月初八),赵玉仙与其他35名抗日英雄,被日本宪兵小队长岗村一郎,带领日军杀害于磐石县靠山屯火车站西二里处张四大沟,赵玉仙牺牲时年仅39岁。
文章转载自磐石市政协文史资料第二十六辑《磨盘山往事》(第132-1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