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起赵尚志,大家都不陌生,都能说上一段赵尚志和东北抗联的故事。在我党早期的革命斗争岁月里,赵尚志与长春、吉林都结下了不解之缘。
1927年,因为在长春从事革命活动,赵尚志被军阀政府关押在了吉林第一监狱。为了迫使赵尚志屈服“认罪”,敌人使用了各种方法,而赵尚志意志坚定,始终不屈不挠地同敌人进行顽强斗争。当时,吉林第一监狱除了用高压手段对付犯人外,每周都要由聘来的教诲师给犯人们上一次教诲课,以感化教育犯人,使之“改邪归正”。
1928年初,监狱来了一位叫刘作垣(刘树屏)的教诲师,由他给赵尚志等“政治犯”上课,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后,赵尚志感觉到这位新来的教诲师很有正义感,他常常被革命者英勇无畏、舍己为人的精神所感动。于是,赵尚志就常常假借请教问题的名义,到他办公的地方去,不断地向他宣传爱国主义思想、讲述革命道理,慢慢地,这位教诲师的思想发生了变化,开始同情革命者的斗争,认识到自己助纣为虐、为反动派充当帮凶的错处。这位教诲师不但没有“教诲”赵尚志“改邪归正”,反而在赵尚志的帮助、引导和教诲下,“弃恶从善”,转变了立场,站到了革命者方面来。这样,赵尚志成了能够赤化敌人的“教诲师”。
1929年冬,赵尚志出狱后受党组织委派回到长春,而此时的刘作垣也因为有“赤化”倾向被调到长春的省立第二监狱继续做教诲师。赵尚志找到这位老朋友,二人一见如故,也算是殊途同归,在赵尚志的帮助下,刘作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在监狱中组建了中共长春特别支部,刘作垣担任特支书记。
赵尚志就像一颗革命的火种,不论是在枪林弹雨的抗日战争前线,还是在高墙电网的敌人监狱里,他那救国救民的炽热情怀总会感染身边每一个存有爱国心的中国人。
文章摘自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出版的《吉林省百佳红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