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磐石反日游击队受挫
在中共满洲省委巡视员杨林的指导下,磐石反日游击队配合磐石县委发动了“四三”“五七”大暴动,得到锻炼和发展,加上孟杰民在伊通县营城子成功策反了伪军第五旅十三团八营第七连的哗变,游击队达到一百余人。
1932 年 7月份,中共满洲省委巡视员杨林离开磐石县回中共满洲省委,8 月,磐石反日游击队政委黑杨在战斗中负伤,被送到哈尔滨治疗。不久,中共满洲省委派特派员张玉珩来到磐石县,他是近视眼,所以大家给他起个外号,叫“张瞎子”,这个人二十多岁,非常有斗争经验,但他没有搞过军事斗争。张瞎子和磐石县委书记全光,把磐石工农反日游击队改编为磐石反日义勇军。改编后,孟杰民任总队长,初向臣任政治部主任,李红光任宣传部主任,穆荣山(朝鲜族) 任参谋处处长,刘短脖子(外号) 任经济处主任,朴亨燮任机械处处长,李万和任卫生处处长。下设四个大队,一大队队长王兆兰,二大队队长李万和,三大队队长刘克文,四大队队长韩光,我在一大队当战士。
磐石反日游击队改编后大家议论纷纷,因为把懂军事的李红光和朴亨燮调到后勤工作,特别是一大队的“老当兵的”李明海意见最大。有一次,张瞎子来到了一大队,亲自找“老当兵的”谈话,张瞎子批评“老当兵的”说:“我们是按中央精神改编游击队的,红军就是红军嘛,你懂什么?"
三、“6·4”事件
改编以后四个大队分散活动了,我们一大队在郭家店一带活动。独立活动后,政治学习不像以前那么紧了,接受新队员也不搞政治审查了。有一天,哨兵领来一个大汉,大汉自我介绍说:“我叫纪振江 (纪振国),是民会‘高锡甲’的部下,为反日投奔你们。”纪振江带出来一支大枪和手枪,王兆兰大队长问了一些情况,安排他在第三小队当战士。纪振江来到一大队之后给战士送烟卷、送子弹,大家对他看法很不错。
有一天晚间,我们一大队在郭家店一个北山沟村子里休息,“老当兵的”和李红光来到我处,他们表情很沉闷,“老当兵的”是急性人,见到我就说:“纪振江这个人,可能是坏人,已经拉拢了不少人。”我说:“不可能吧,他表现很不错啊!”李红光是平常不愿意讲话的人,他没说什么,但好像同意“老当兵的”观点。我说:“那就捕起来,给他一枪算了。”“老当兵的”说:“不行啊,上级对他看法很不错啊。就在这天晚间,突然间响了一枪,我急忙提枪往外跑。院子里已乱套啦,到处是枪声、喊声。突然听到纪振江喊“游击队快要完了,有种的跟我来!”接着是密集的枪声。紧接着李红光大声喊:“纪振江是特务,他搞叛乱,同志们不要上当啊!”他边说边打枪。这时我才明白过来啊,我就跑到李红光那里。李红光一见我就说:“大老尹,赶紧去西屋!把王大队长接出来,“老当兵的’也在那里!”我一到西屋,屋里和屋外正在发生枪战,我观察了敌情后,就向屋外黑影开了枪。屋外的人停止了射击,屋里人冲出来了,叛乱者扔了手榴弹,冲出来的人中牺牲了三人。
王大队长和“老当兵的”冲出后,战斗很快就结束了,纪振江领一伙人跑了。有些人借这个机会开了小差。一大队仅剩十来个人。后来才知道,纪振江是高锡甲派进搞策反的,给一大队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第二天,李红光和王兆兰向张瞎子、全光汇报了此事。张瞎子听到汇报后说:“看起来往后得注意。”之后,李红光和王兆兰在磐东一带重新发展了队伍,不到半个月,一大队又增加到七十来个人。
四、脱离常占队
“6·4”事件”之后,根据领导对山林队及其他抗日队伍要提高警惕的指示,我们和山林队常常发生摩擦,山林队因而把我们当成敌人了。1932年9月份,我们一大队在郭家店东沟一家院内休息,由于殿臣部下告的密,日本守备队和伪军突然包围了我们,战斗打了一整天,牺牲了不少战士,只有李红光、王兆兰、“老当兵的”和我等五六人突围出来了。这个事件发生以后,张瞎子认为共产党领导的义勇军独立生存是不可能的。从二、三大队调来兵力充实了一大队之后,跟山林队“常占”合并;推举“常占”为总队长,指挥原来的一大队,张瞎子兼政委。“常占”这个人是土匪出身,他和我们合并的目的是扩大自己势力,跟殿臣搞武力平衡。李东光、李红光对此做法提出了批评,并向省委反映了情况,当时,很多人认为这是“土匪路线”。不久就产生了矛盾,“常占”逐步培植自己的势力。有一次为一支匣子枪问题,公开闹翻了。10月份,趁“常占”外出办事,我们在李红光和王兆兰带领下,打死了“常占”队伍里的两个炮头,把队伍拉到郭家店,和第三大队会合,脱离了“常占”队伍,我们把队伍开进了桦甸县蜂密顶子。
文章转载自磐石市政协文史资料第二十六辑《磨盘山往事》(第41-5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