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内容 打印】 字体大小:  
【文物考古】磨盘山砖城
发布日期:2024/1/5 发布人:管理员

b7604c4a3c16de71cd57ec6776328dc.png

印章:吉林伊通州磨盘山分防州同关防

清光绪十九年(1893),磨盘山州同长庚出于分防州衙署安全和格局的考虑,经吉林将军府核准由修建委员赵仙瀛主持,修砖城一座。

磨盘山砖城(即以后的磐石县城),是按清朝制定的县城规模修筑的。据《磐石县乡土志》载,磨盘山城墙四边总长3.2里,每边288弓,按每弓5市尺,约合1440尺。(按:县志所记城墙总长有误,按每边相加,应为1152弓、合1920米、3.84华里。也与东门到西门一里地的说法相符)。城墙高1.65丈,大青砖筑成。城上有箭道可并行二人,与墙外侧相齐筑有垛口,每个垛口中间筑有口字形箭孔,城墙上守卫者可以从那里向城外放箭或射击,而对方难以发现。城四角筑有方形炮台,长、宽各一丈,可供驻兵和守城之用。从炮台至城下筑有马道,为坡度较缓的楼梯形,是城上城下交通的梯道。城东、北、西三面各有一门,东、西两座城门开在各面城墙的居中处,唯北门开在北面城中点的偏西一侧,城南有两座城门。全城共开城门五座。东门曰东来门,后来的东来区、东来永都由此得名;西门曰丽泽门;北门曰天一门,后来的天一女校、天一大等学校、商店名都来源于此;南面有城门两座,与北门相对的南门曰阜城门,俗称小南门;南偏东曰崇礼门俗称大南门,城门洞为圆拱形,城门为木制外边用厚铁皮包制,并用直径两寸的大圆头铁钉铆固,每扇门在靠城门中线一侧镶有兽面衔环门饰两个。城门是城内外交通的唯一通道,如五门紧闭,则内外交通断绝,在当时,算是可攻可守的上策。每个城门上建有两层飞檐蟠龙吞脊、歇山吊角、筒瓦翘檐、碧窗红柱的古典式城门楼。每个城楼的箭窗上方,都悬着写有门名称的楷书阳刻描红的大横匾额一方。城外四周,挖有深八尺、宽三尺的护城河,护城河上与城门相对处筑有桥梁以供通行。后来,护城河逐渐塌毁淤平,渐成道路。1932年阴历九月初十日,磐石事变宋营破街,大南门、东门被毁,之后大南门修复,而东门一直未修复。1947年,磐石县解放后,由于城镇建设需要,砖城逐渐被拆除,1990年以前,在磐石镇第四小学西北角还残存城墙一段,其他已荡然无存。

98ebc3bca32e240f2dff8a6c5029191.png 

文章转载自磐石市政协文史资料第二十六辑《磨盘山往事》(第265-266页)

 


阅读上一篇: 【历史瞬间】山窝窝里的人家(二)

阅读下一篇: 【人物春秋】刚直不阿的知县姚景星

磐石市博物馆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电话:0432-65222052  投稿邮箱:panshibowuguan@163.com 邮编:132300
 地址:磐石市经济开发区西阜康大路吉高物流东侧磐石市博物馆(磐石市抗日斗争纪念馆)

网站备案号:吉ICP备15003108号-1   技术支持:天福迈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