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内容 打印】 字体大小:  
【历史瞬间】外祖父任铭山的故事(一)
发布日期:2023/12/30 发布人:管理员

外祖父任铭山的故事

于耀洲

 

我外祖父和我接触并不多,只是在我幼年时和妈妈同去,在外祖父家住上几天。

外祖父很少在家,所以见面很少,有机会谈话更是不多。一天,他回到家,用锉锉鱼钩,锉了大大小小铜鱼钩,我问他为啥偏用铜丝做鱼钩呀?我伯父都是铁鱼钩。外祖父说:“铁钩爱上锈,铜钩不生锈,色红黄,像曲蛇(蚯蚓)一样,鱼爱咬钩。”吃完午饭,外祖父找了鱼竿去河套钓鱼,我和弟弟都随他去河边钓鱼。等了好长时间,不见鱼咬钩,我便问:“这样黑天鱼能看见钩子吗?”他说能。我又问:“为啥鱼不咬钩?”外祖父说:“你悄悄点,鱼儿听见该吓跑了。”一会蚊虫叮了我的肩膀,我“叭”的一下打蚊子叮咬处,外祖父说悄悄的,鱼儿吓跑了。我问:“鱼儿没有耳朵, 怎能听见我们说话呢?”外祖父说:“鱼儿是有听觉器官的,你是看不见的呀。”我说:“鱼儿听不见说话的,上次我和弟弟在东小河子看见了群鱼在水里玩要,我们大声招呼:‘大家快来抓鱼呀!”这群鱼还不跑掉,等我们向河里扔石头,它们才飞快地跑掉的。”外祖父说那你要去问问那群鱼究竟是什么原因跑掉的。

忽然外祖父举竿钓上一条大鲫鱼,他笑着说:“哈哈,感谢龙王爷给我明天早餐一顿佳肴。”我问外祖父:“龙王爷在哪儿呀?你见过他吗?”外祖父说你和弟弟快回家把镐取来。我边走边想,拿镐做什么,莫非是刨曲蛇用?我们跑回外祖父家和外祖母要把镐头,外祖母问:“要镐做什么?”我说怕是缺曲蛇了,用镐刨曲蛇。弟弟说哪是呀,是要刨龙王宫。外祖母说:“别瞎扯了,你们快睡觉吧。”

外祖父有钓鱼瘾。第二天早晨吃饭的时候外祖母端上了一碗鱼汤。外祖父边喝鱼汤边说:“你们昨晚太打搅了,不然的话还能多钓几条。”我问:“是我说话把鱼儿吓跑了不是?”外祖父说:“不是,因为你说话打扰了我的精力,不能聚精会神注意鱼咬钩的动静,那就失去提竿的机会。晚上钓鱼全靠手扪竿的颤动情况判断,鱼咬住了,举竿得鱼,晚了或早了提竿都钓不上来鱼,你们问话好刨根,所以我让你们俩回家取镐,骗你们回家。”一会儿一碗鱼汤带肉吃光了,我们喝那汤恶腥,吃肉刺又多,细刺咽下不去都吐了。外祖父只是舍不得,直说你们别糟蹋了我一夜辛苦所得。外祖父做鱼方法是白水熬鱼,既简单又不好吃。我外祖父钓鱼癖太大了,白天坐在沙岸树荫下,一天鱼不咬钩,也要守竿一天不动。白天如果没有时间,晚上也要夜钓不归,他从来不邀伙伴,独自一人孤钓沙沿,人们称他为任老渔翁。有些学生以他钓鱼癖为题材作文,称他为乱世隐士,他批改时写道:好句,好句!不停地划圈称赞。我外祖父这种钓鱼的孤僻情况他的学生都知道,颂扬他一番,他就高兴。梁汝霖就是其中之一,在我四伯父视察富太河小学时,外祖父把梁汝霖的作文给我伯父看过,觉得梁汝霖的文章很有水平。我家与梁家为亲戚关系,即是这样促成的,也是我和梁汝霖在吉林同班时他和我讲的。

我外祖父不相信世界有什么佛爷、神仙等等。我母亲讲外祖母没儿子,让我外祖父写个张仙打狗供奉着,保佑将来生个儿子,外祖父提笔写了一份子孙娘娘,并附有张仙横额佑我子孙的一幅对子:“勒令张仙打狗去,且请麒麟送子来。”供了三年整后,外祖父撕扯了牌位一脚将其踢开,说道:去你的吧!一年正月初几时,我外祖父让我二外祖父给他剃头。二外祖父说:正月不能剃头。外祖父说怎的呢?二外祖父说:正月剃头死舅舅。我外祖父说:“真的吗?那太好了,咱有十几位舅舅,他们谁也不管咱们呀!我家困难向他们求救,谁也没理咱们,这回要咒他们一下,叫他们每人给咱一百两银子,十几个舅舅不就是一千多两白银吗?”二外祖父说不去讨人家发烦,别剃头了。我外祖父说非剃不可,你给我剃十几刀,一刀剃死一位舅舅,十几刀统统把他们剃光,外祖父终于剃了头。结果呢,一年中没有一个舅舅死去,外祖父说:迷信就是不灵,信不得也。

外祖父家靠富太河,东边是东小河。夏天天气太热,我和弟弟天天去那两个河里洗澡、玩水、捉鱼、摸虾。我被虐蚊咬了,患了疟疾,发凉又发热,高烧了就胡说,说起了鬼语,外祖母认为我冲了鬼神,请大仙拿着菜刀叮当敲着,嘴里念咒,外祖父回家后看此情景说:“哪儿来鬼神,快请医生看看。”之后经中医诊断是疟疾,吃了几副药渐渐好了。外祖父说:“邪魅鬼道不能治病,幸亏我回来了,不然的话你们将把孩子害死了,赶快套车把她娘们儿送回家吧,叫他祖父给继续治吧(我祖父是医生)。”我的外祖父不信神,但别人求他写个拘魂码,婚丧嫁娶选个日子他都慷慨应允,按人家说的办,也不劝止。有人批评他,他说人的信仰各有不同,再说嫁娶丧葬的事总得有个日子,你只要按照历书的禁忌与否,择个日子去解决人家的忌讳那有何不可以呢。合婚选偶也是成全人家的好事,做为教书人应当教人,会应付人间所有一切事物,你自己不信算了,不能强叫人家不信佛呀。因此,学生要求学啥,只要他会的,他都毫不保留教给学生。

(未完待续,敬请关注)

文章转载自磐石市政协文史资料第二十六辑《磨盘山往事》(第81-85页)

 


阅读上一篇: 【文物考古】磨盘山衙署

阅读下一篇: 【磐石传说】黑鱼泡的传说

磐石市博物馆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电话:0432-65222052  投稿邮箱:panshibowuguan@163.com 邮编:132300
 地址:磐石市经济开发区西阜康大路吉高物流东侧磐石市博物馆(磐石市抗日斗争纪念馆)

网站备案号:吉ICP备15003108号-1   技术支持:天福迈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