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夏泰的双面人生
尹夏泰口诉 伊通县史志办整理
我于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初参加了中共磐石县委组织的“打狗队”。1939年叛变后,加入程斌“讨伐”大队,光复后改编为国民党军队,直到1948年。1950年我被捕入狱,1969年被特赦释放,得到公民权,获得了新生。我革命9年,反革命9年,是怎样过来的呢?这个问题确实值得我很好回顾一下,不仅是对我自己的回答,也是对历史的回答。
一、奇袭"大排队”
1907年,我出生在朝鲜庆尚北道闻庆郡,1917年,随父母迁到通化县二道沟,1930年,又迁居磐石县红石砬子五间房。当时,五间房住五户朝鲜族人家,这个村子已有农民会、反日会等组织。五间房的反日会组织受中共拐子炕特支领导。中共拐子炕特支书记是金昌根(别号王胖子),他经常到五间房向农民会宣传马列主义和抗日救国的道理,我在他的教育下参加了农民会还当了农民会的组员。

拐子炕村部
1931年,我经金昌根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第二年初,中共拐子炕区委推荐我参加磐石“打狗队”。当时队长是李红光,政委是黑杨(杨君武),队员有二十来名。我参加“打狗队”的头一天,李红光对我说:“大尹子,你从今天起是革命战士了,革命战士就得革命,武器还没有,往后从敌人手里夺吧。”

磐石“打狗队”队长李红光(1910-1935)
接着黑杨讲了东北抗日斗争形势和“打狗队”的任务。不久,李红光、黑杨带领我们到磐石东呼兰镇一带,打"保民会”解决武器。一天深夜,我们突然紧急集合,李红光在队伍面前命令道:"今晚去打大排队,大家听指挥,出发!”
这个大排队,是“九一八”事变时候,当地一些地主,为了防范农民暴动才组织起来的,有二十多支好枪。队长是一个姓李的地主,人称“李保董”,外号"二阎王”。队员是地主儿子,地痞流氓,整天吃喝嫖赌祸害人民。

杨佐青(1911-1970) 原名杨奠坤,曾用名杨君武
月明星稀,我们急行军,来到离呼兰西南二十多里的大排队驻地,悄悄接近大排队的房子前。我们把“二人抬”土炮架在大门口,二十多人埋伏在四周。李红光和黑杨带领我们4名战士装成赌棍大摇大摆地走进了屋里。
只见屋里南北炕上挤满了人,墙上挂着二十多支崭新锃亮的长短枪。大排队的队员正在吆五吆六的吵嚷,根本不理我们。李红光向大家递了个暗号,我和几名队员迅速占了四个墙角,把墙上的枪都拿下来之后,李红光亮出手枪大喝一声"不准动”!大排队员一个一个都象傻子一样,还没弄清楚怎么回事,都举手了。李红光用手枪向他们点了点,大声说:"我们是抗日的,不伤你们的性命,只是向你们借几支枪去打日本鬼子。”
这次袭击,没费一刀一枪,逮住二十多个敌人,缴获了二十多支枪,真是打了胜仗。可惜,大排队长"二阎王”这天晚上跑到呼兰镇他小老婆那里,没抓住他。
大排队被缴械,使磐东一带的地主土豪劣绅大为震惊,保民会头子反动地主高锡甲要打我们,“李二阎王”恼羞成怒,杀害了三名朝鲜族农民会员,土匪头子殿臣也捎来信说:"十天内把大排队的枪如数交回去,否则就打你们。”这个家伙(殿臣)是活动在磐石、伊通、双阳、桦甸四县最大的土匪头,拥有一二千人的武装。
当时形势很紧张,如果我们不理采殿臣,他定会动武,我们这支三十来人的武装,当时不是他的对手,可是枪是我们的命根子,不能交出去。县委决定派黑杨去殿臣那里谈判,黑杨机智勇敢,单枪匹马说服了殿臣。
稳住了殿臣,形势对我们有利了,我们趁机逮捕了“二阎王”李保董,召开了公审大会,处决了破坏抗日、屠杀农民的“二阎王”李保董。大会之后,经县委批准,把“打狗队”改编为磐石县工农反日游击队,编成两个小队。给每个队员做了红袖标,还做了一面缀有镰刀斧头的红旗,旗上写着:“工农反日游击队。”从此,磐石反日游击队的旗帜正式打起来了。
文章转载自磐石市政协文史资料第二十六辑《磨盘山往事》(第41-5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