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国年间的义合堂药铺
义合堂中药店
王继才
磐石县义合堂中药店是昝世昌兄弟于1905年在磐石县城创办的,位置在现在的磐石大街西侧商业大厦处。义合堂药店是当时磐石县城开设的第一家中药店。
昝世昌,祖籍河北省安国县。大约在1870年,昝世昌兄弟由于生活困难,逃荒到辽宁省锦县石山站李家铺村苏家屯,以耕种为生。大约在1890年昝世昌兄弟又逃荒到吉林省磐石县城落户。
由于昝世昌的老家安国县清朝乾隆年间是远近闻名的中药集散地,他们在家乡掌握了一些中草药炮制方法,因此,昝世昌兄弟来到磐石县城之后,在县城卖一些中草药维持生活。当时,磨盘山没建县,人烟稀少、缺医少药,由于他们出售的中药货真价实,所以生意逐渐兴隆。他们经过几年经营有了积蓄,在现在的商业大厦位置购置了门市房。据磐石县商业志记载,昝家于1905年开设了县城第一家中药铺,取名“增记”,之后更名为义合堂。
上世纪30年代,由于义合堂创办人昝世昌年事已高,因此,返回辽宁省锦县苏家屯安度晚年,将义合堂交给其长子昝锡荣(号显卿)经营。昝锡荣1880年3月出生在辽宁省锦县苏家屯,清朝末年在辽宁大连中药铺学习中医内科,昝锡荣接管义合堂后亲自坐堂诊病,由于医术高明和所售中药货真价实,生意日趋盛隆,社会的地位逐步提高。1909年,他曾经兼任磐石县商会书记员。1913年,兼任磐石县商会编辑员。1930年10月,获得民国磐石县公署颁发的中医开业许可证。
义合堂生意最红火时,在磐石县城有门市房三间,仓库和住宅共计十五间,雇伙计二十余人。义合堂除出售中草药,还自制丸、散、膏、丹出售,同时兼营茶庄。
1932年9月10日,“磐石事变”义合堂遭受巨大损失,全家曾逃到河北省安国县老家避难一年,义合堂曾经一度停业。磐石事变之后,义合堂曾经在原裕厚公杂货店处开设德顺和商铺。
1934年,昝锡荣获伪磐石县政府颁发的中医许可证。据磐石县商业志记载,1936年,磐石县城共有六家中药店,总注册资金6600元(银元)。其中义合堂药店注册资金为1000元(银元)。1939年,昝锡荣由于年龄大体弱多病回到辽宁省锦县苏家屯老家安度晚年。1943年病逝,享年63岁。
磐石县义合堂中药店从开办至1956年公私合营,先后坐堂行医的有昝锡荣(显卿)、魏辅塘、辛振启、张乐田等,管理人员先后有才维国、钱国华、秦盛吉等。
磐石县义合堂药店曾经在辉南县朝阳镇开设分店,其名为义合堂,由昝锡荣堂兄昝耀荣经营。朝阳镇义合堂中药店,创办于1918年,雇佣秦香圃管理,1918年,注册资金5000元(银元),年销售额为24000元(银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朝阳镇多家中药店停业,只有义合堂等几家中药店坚持营业。在义合堂坐堂行医的有周忠樵、杜安仁等,雇佣伙计三十余人,除零售中草药外还批发中草药。
1956年,磐石县义合堂药店和朝阳镇义合堂药店响应党的号召,参加了公私合营,分别合营到磐石县和辉南县药材公司。从此,结束了私营的历史。
文章转载自磐石市政协文史资料第二十六辑《磨盘山往事》(第243-24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