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海铁路磐石段修建始末
王继才
1924年6月,奉天省(今辽宁省)政府开始设立官商合办的奉海铁路公司。同年10月成立筹办处,筹集商股。1925年5月14日,奉天省政府把原奉海铁路公司改组为官商合办的铁路公司。这是东三省政府和地方自建、自营铁路的开端。1925年7月28日奉海铁路开工,9月6日全线完工通车。
1925年7月,磐石县士绅和商民会看到奉海铁路通车后,给当地的各行各业带来极大的利益和方便,因此,上书吉林省公署,称“海龙到磐石间地势平坦,耗资不多”。力促沈海铁路终点延伸到磐石县。同年6月13日,磐石县知事徐伯勋和农、商两会会长召集乡绅、商、粮户二百余人集会,认为“磐石出产丰富,山虽峻,林矿尤多,唯以交通不便,发展难期,况磐、海接壤,奉海铁路现已动工,一旦铁路通车,商业势必更萧索”,会议商定本县商民认集大洋70万元,由1925年10月-1927年10月,分期向奉海铁路公司交齐所集款项修筑吉海铁路磐石段。
1925年7月16日,磐石县知事徐伯勋又以本县知事的名义上书吉林省公署,恳请吉海铁路延至磐石县城并上报商民集股办法。但因东三省交通委员会为避免触及日本帝国主义的利益,以“资金”和“其它”原因为由,只准沈海铁路修至海龙县,待通车后再议延伸。
1926年10月,吉林省农、工、商、教各会团体发出书面倡议,要求修建吉海铁路,南接沈海铁路,以开发吉林省东南部资源,“振兴实业”“收回路权”。该倡议于当年10月20日由吉林省议会通过,并于11月10日由吉林省议会决定修筑吉海铁路。此后成立了由李铭枢任总办的吉海铁路筹办处,开办修路事宜。
1926年12月20日,吉海铁路筹办处组成了踏勘组开始选线路。1927年2月24日,邀请京绥、京津、津浦等铁路局的20名工程技术人员和75名测量人员,分三个大组测量设计。1927年3月10日,吉林省将吉海铁路筹办处改为吉海铁路工程局,正式筹备施工。
1927年6月25日,吉海铁路工程局在吉林省城北山脚下练兵场举行了吉海铁路开工典礼,然后将各段工程分别发包“远东、中兴、大同”等土木建筑公司施工。该工程施工标准参照南满洲和某些国家铁路标准设计施工,路基宽度为6米,轨距1435毫米。
1928年春,吉海铁路承包方开始修建沿途各站站舍,唯独磐石火车站和靠山屯火车站1930年竣工。当时,在明城火车站单独设计建造了单一造型的永久性建筑站舍,其余站舍分别为石墙瓦盖。在烟筒山火车站建造了木制折返停留库一处。吉海铁路修筑标准和质量比较高,大型建筑所用钢筋、钢梁购自美国钢铁出口公司,水泥采购于英国的启兴公司,木材、砂石材料等购于铁路沿线的经营商。吉海铁路的路基工程原计划从吉林市向南施工,1928年4月,开工后由于南满铁路拒运吉海铁路购自美国的建筑材料,被迫路基改为由朝阳镇往北施工。1927年未路基铺到磐石县的永宁。铺轨从1928年8月5日由南向北施工,11月20日过磐石县城,年未铺至烟筒山火车站外。1929年8月16日,吉海铁路全线铺轨完毕,9月16日开始营运。从此,磐石县结束了不通火车的历史。


文章转载自磐石市政协文史资料第二十六辑《磨盘山往事》(第54-55页)